我国钼矿储量及分布特点
2012-12-19
我国的钼矿储量绝对数比较大,但是与锌矿比较类似,贫矿多、富矿少,与世界主要钼资源国美国和智利相比,显著偏低,多属低品位矿床,钼精矿很少。不过我国的钼矿的主矿床往往还伴生有其他有用组分的矿床,类似的钼矿占了我国总储量的一半还多。
我国钼矿的主要分布特点是:分布广泛,南北方相对均匀。就大的区域来看,中南地区占了全国的五分之二,其次东北地区占了五分之一,剩下的华北,华东,西北都占了大约百分之十。以各省来看,资源分布最多的是河南省,占全国三分之一左右。其次是陕西和吉林,另外,山东、河北、江西、辽宁储量也比较丰富。
我国钼矿矿床类型特点。我们钼矿虽总量比较大,却成因复杂,根据目前已经探明的矿床类型就包括斑岩型、斑岩- 夕卡岩型、夕卡岩型、脉型、沉积型等类型。
第一种斑岩- 夕卡岩型钼矿床花岗岩类侵入体形成过程中,由于围岩性质不同,产生不同的接触热变质和接触交代作用,结果铝硅酸盐围岩发育有角岩化,碳酸盐围岩发育了夕卡岩化。随之而来的成矿热流体活动,导致矿化叠加花岗岩类岩石、角岩化围岩和夕卡岩之上。典型代表有河南栾川的上房沟、三道庄等矿床。
第二种夕卡岩型钼矿床这类矿床主要产于花岗岩类岩体与碳酸盐岩的接触带,以及在外接触带沿层发育。该类矿床在我国居次要地位,其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四分之一。
第三种脉型钼矿床这是由产在各种地质体裂隙中的含辉钼矿脉状矿体组成的矿床。此类矿床规模不大,在已探明储量中占非常小,只有百分之二。典型矿床有:浙江青田石坪川、江西大余大龙山、河南嵩县黄水庵等。
最后一种是沉积型钼矿床按其产出地质体的岩石性质不同,可分为砂岩型及黑色页岩型两类。该类矿床规模很小,仅占已探明储量的不到百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