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开采为何国内冷清国外热?


2012-12-5

   12月4日,越南与新加坡又签署了协议,双方共同合作开采越南东北部地区的稀土资源,这是继日本之后,在越南开采稀土的第二个国家。越南与日本去年就签署了一系列协议,通过资金和技术合作来开采越南的稀土资源。而就在今年前些时候,日本已经与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印度和哈萨克斯坦等国开展合作开采稀土的行动。
   除了日本,美国和澳大利亚也在全球多个地区寻找稀土资源并迅速投产,计划在一到两年内实现投产。
   而反观我们国内,稀土开采早已受到限制,除了工信部每年颁布能够开采稀土的企业名单,商务部对于稀土出口也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国内稀土行业近年来不断整合,很多环保不达标或者资质不够的企业均在推出稀土开采行列。不仅如此,像包钢稀土、五矿有色等大型稀土企业不断发布公告,停止开采稀土。而且像江苏省、江西省在近期也在号召稀土停产。
   国外正在加快速度在全球寻找和开采稀土资源,而我国在不断减少稀土矿开采。一些企业也主动停产。为何国内外呈现完全不同的景象呢?其实,对稀土比较关注的人士几乎都知道缘由。
   我国限制稀土出口之后,像传统的稀土进口大国日本、美国等,都加快了在全球寻求稀土的步伐,尤其是近年来因为中国减少稀土出口导致稀土价格走势不断攀升。很多国家为了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和防范被中国稀土控制,在全球范围内寻找稀土资源,日本就是这样一个国家。
   我国减少稀土开采和出口是为了保护国内的稀土资源和环境,而国外加速开采稀土是为了保证稀土资源的进口稳定。所以,越是我们国家加紧限制稀土出口,国外寻找稀土矿的步伐就会越快。当然,国内稀土企业停产并不仅仅是为了贯彻国家的政策法规。像包钢稀土、五矿有色近期不断宣布停产,后面还有保价:因为从年初稀土价格走势一路下滑,国内稀土企业为了维持利润,在近期宣布停产来保证市场上稀土供应平衡,进而维持稀土价格稳定,避免价格过低给企业造成更多损失。
   不过,现在全球范围内的稀土开采正在加速,势必会导致全球稀土供应出现平衡或者过剩的局面,届时稀土价格可能很难再维持高位。稀土企业想要保证高额的利润,就需要把更多的经历用在稀土应用技术方面的研究,稀土高端产业链的研发上面,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利润高端,也能保证我国在拥有资源和技术双重优势的基础上,牢牢掌握稀土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