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上市稀土企业利润普遍下滑
2013-4-8
4月3日,厦门钨业发布了2012年年报,直指稀土产业在2010-2011年疯狂爆炒之后一泄如注,严重打压了公司整体效益。无独有偶,包钢稀土、太原刚玉、中色股份、广晟有色等多家稀土概念上市公司均在今年一季度里发布年报或公告称受稀土市场下行影响,公司利润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厦门钨业在其年报中就称,外部经济环境不佳,去年一整年稀土价格都处于下滑状态,部分原料却在高价时储备过高,下游行业需求却显不足,导致公司稀土产品收入与价格齐降。其中氧化镨钕去年均价38.3万元/吨,同比跌幅高达45%。
包钢稀土也在3月底公布了年报,称去年外受欧美经济复苏乏力影响,内有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因素共振,加之原材料价格上涨、环保力度加大等诸多减利原因所致,行业的景气度已经明显下降,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42亿元,同比下跌19.83%。其中稀土金属产品受下游磁性材料订单不足的影响所致,销量下降尤为显著,该产品营业收入下滑47.18%。
据悉,包钢稀土是我国稀土行业的龙头企业,在国内属于最大稀缺资源垄断企业之一,年产稀土占全球六成以上。
同样的境遇也发生在了广晟有色、中色股份以及太原刚玉等大型涉稀土类企业中。
广晟有色此前发布2012年度业绩预减公告,称受稀土、钨市场下行影响,公司主产品价格持续下跌,毛利率下降,预计2012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减少60%~80%。
中色股份则在其年度业绩快报中表示有色金属和稀土价格的下跌影响了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公司净利润下降49.52%。
太原刚玉则于3月30日新公布了去年年度报告,同样称公司净利润同比净减,跌幅达87.43%,尤其主营产品钕铁硼和金刚石制品受到市场低迷因素的困扰。
2012年,稀土企业业绩可谓整体下滑,且跌势凶猛。业内人士对此直言,“很多稀土企业在2010年那波暴利怂恿下无计划、超计划生产,最终导致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体系崩乱,引发价格大跌。”
在近日召开的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三届三次理事会上,会长陈全训就直言,“稀土产能已过剩较为严重,产能利用率不足40%。”
2012年8月6日,中国工信部发布了《稀土行业准入条件》,要求推动稀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工信部稀土办主任贾银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此条例的出台正是为了提升我国稀土行业生产和经营的质量。
“2012年,稀土业普遍受挫,政府已经意识到其严重性,并出台相应政策予以支持产业的结构调整与发展;企业自身也多已经‘刹车’放缓生产速度,以去库存化为主,不过今年稀土行业能否翻身,还是有待时间的检验。”
- 去年上市稀土企业利润普遍下滑
- 日本发现含有稀土和钒的新矿物镧钒褐帘石
- 包钢稀土大幅下调2013年销售目标
- 稀土产能利用率不足四成 拓展应用领域是关键
- 江西省推动赣州建全国重要稀土、钨产业基地
- 赣州稀土集团挂牌容易整合难
- 日本海量稀土开采成本高 对中国稀土格局影响有限
- 日本南鸟岛海域发现可足够用230年高浓度稀土
- 日本住友金属从菲律宾镍矿石中回收稀土的可怕之处
- 住友金属将在菲律宾尝试回收稀土钪
- 世界最大稀土提炼厂投产对世界稀土格局将有影响
- 德国目前每年可回收废旧稀土500吨
- 包钢稀土品牌值174亿
- 包钢稀土3月复产 行业是否回暖仍难料
- 稀土采矿权大幅缩减 各省企业配额需重新划分
- 稀土价格不大幅反弹 以稀土为主的企业利润难大幅反弹
- 国外稀土企业与国内企业相比并没有优势
- 日本对中国稀土的担忧并不是价格高 而是怕不出口给它
- 稀土企业前景依然很好
- 忽略稀土技术发展将成为稀土行业发展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