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稀土企业与国内企业相比并没有优势


2013-1-14

      “澳大利亚稀土企业Lynas投产,国内稀土业内人士对此表示,接下来需关注Lynas的价格政策,以及其包括日本用户在内的战略合作伙伴的态度。若国外用户更多从培养和拓展原料供应渠道的角度出发,愿意接受即使稍高于中国产品的价格,则中国轻稀土产品将正式面临国际竞争的到来。”
       其实像Lynas这样的国外稀土企业在最近两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不过出现之后如雨后春笋般放弃的也有很多。纵观这些刚把目光转移到稀土方面又急速放弃的企业,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认为稀土并非像人们想象的香饽饽一样,投资、建设、生产销售稀土的利润已经大不如前。
       稀土价格在2011年被市场人士爆炒之后,很多人都认为这一矿产资源市场前景不可限量。所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兴起了一波稀土热,无论是正规稀土集团还是非法稀土企业,都在夜以接日,加班加点的开采稀土。据获悉,仅2012年,中国国内全年稀土产量已经是市场需求的3倍多,达到三十多万吨。
       从2012年年初开始,稀土价格就一路直跌,稀土企业的利润也大幅下滑,这不仅是受稀土价格的下降影响,还深深受到稀土产品不好卖的因素影响。
       稀土利润下降,受到来自中国竞争的影响,这也许是很多国外稀土企业放弃稀土业务的主要因素。
       另一方面,国外稀土开采的成本要比国内高,国外稀土品位要比国内低也是这些稀土投资者放弃投资稀土的重要因素。
       在稀土白菜价时代来临以前,美国曾是全球主要的稀土供应商,但是后来因为中国稀土价格较低,而美国稀土开采的成本较高,环保成本也很高,所以美国国内稀土企业就放弃了稀土的开采。转而大量进口中国的稀土。而现如今,我们也加强稀土资源的保护,也更加注重环保。稀土的开采成本也大幅上升,但是相比于国外企业,我们的稀土开采成本依然要低一些,如劳动力成本。
      除此之外,我们与稀土进口国的运输距离也是相对较短的,如日本是稀土主要进口国,但是澳大利亚、印度、哈萨克斯坦与日本的距离都比较远,运输成本也是较高的。
      再有的就是稀土品位,全球比较稀缺的中重离子型稀土基本都分布在中国南方地区,这部分稀土在很多工业领域有着非常关键的应用,美国五角大楼也多次声称,军工和航天领域需要的稀土仍然需要从中国进口。
     国内稀土企业需要的是整合,严厉打击黑稀土产业链,保护好稀土资源和环境,规范稀土行业秩序,形成健康、良性发展的稀土产业链是我国稀土行业的当务之急。政府除了在保护稀土原料方面下大功夫,在稀土应用技术、稀土高端产业链和稀土内需方面也正不断加大力度。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在稀土领域的话语权必将实现。了解更多每日最新稀土资讯,欢迎到亚洲金属网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