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钛和电解铝产能西移引担忧


2012-12-28

       最近海绵钛市场方面的消息不断增多,除了关于每日海绵钛价格的报道外,就是一些海绵钛厂家继续扩建海绵钛生产园的消息。虽然类似关于海绵钛生产厂区建设的消息比前几年少了很多,但是笔者还是充满疑问,在产能严重过剩的局面下,为何还会有这么多企业继续建造海绵钛产业园呢,而且是西迁了。
       比如近期甘肃永靖地区3600吨海绵钛生产项目一期工程开始投产,预计一期工程将建成1200吨海绵钛生产基地,在几天前的四川江安,一个新的海绵钛生产项目也投产了,预计2013年年底建成。
       可以发现,这两个海绵钛生产基地都在西部地区,而我国最大的海绵钛生产省份也在西部的贵州。在产能过剩时期,产能开始向西部转移,而不是淘汰,这一点确实让人有点寒心。
       今年前些时候被媒体关注的电解铝产能西移虽然被媒体报道了一段时间,但是似乎影响很小,因为电解铝产能过剩,价格逐年降低,而东部地区电价又在上涨,所以这些企业就把产能开始向西转移,其实海绵钛行业也是如此,东部地区成本不断上升,无论是电力还是劳动力。而西部地区交通设施也已经基本完善,当地政府招商引资还对这些项目有优惠政策,所以一些产能过剩的项目开始西进了。从大局来看,这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国家最近几年对于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不断加大,而一些企业不顾当前市场供应过剩,价格不断走低的局面,只是把产能向西部地区转移。这不仅不会贯彻国家关于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还可能让产能过剩局面加剧。
      我国海绵钛产品品质和应用技术都与国际先进的海绵钛厂家有一定的差距,而国内企业基本就停留在低层面的竞争上面来,结果让市场更加恶劣,这种靠盲目扩张产能的竞争最终会让国内企业两败俱伤,而一些国家的海绵钛厂家此时却把精力用在抢占中国高端海绵钛市场方面。同样在电解铝行业,国内电力成本占电解铝成本高达40%,而国外只有20%,这让国内电解铝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并不具有竞争力,只能牺牲更多资源来争夺市场,在品质方面,很多企业不注重产品品质和技术的创新提升,最终只能赚取产业链低端的一点点薄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