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德稀土出口松动
2013-5-10
今天发布的《德国蓝皮书》指出,中国在对德稀土贸易商出现松动。此举引起社会广泛热议,同时也有人拿日本和稀土做一比较,猜测我国政府为何会在对德稀土贸易商有所松动,而对日贸易商依然严格。
去年德国政府人士曾就稀土贸易与中国前总理举行了会谈,在会谈中,温总理表示“我赞成中德在稀土的开采开发、利用和高科技运用等整个链条上合作,这比贸易起诉要好得多”,也可以看出,中国愿意与德国在稀土开采和应用方面展开更多合作,而不是在WTO上进行诉讼。
日本是中国稀土最大的进口国,但是2012年3月份,日本联合美国和欧盟,就中国稀土出口政策向WTO提出诉讼,认为中国政府在稀土出口政策方面采取的措施违法贸易规则。随后中国与WTO就此展开了一年多的谈判,目前仍无结论,不过从以往经验来看,中国在此次诉讼中获胜的概率很小。
中国是全球稀土资源储量最大的国家,同时也是全球稀土的主要供应国,各国加强与中国在稀土开采、应用和科技研发上面的合作必然是共赢的。如果继续希望通过白菜价大量进口中国的稀土矿,这会损害中国的利益,也是不可能的。稀土在高端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加强与中国的稀土技术合作也是这些国家的明智之选。
德国在稀土回收技术方面也比较成功,据亚洲金属网了解,德国每年从废旧电子产品中最多可以回收稀土500吨。日本在最近几年也在加强稀土回收技术的研发,同时也在加强多种渠道进口稀土,以减少对于中国稀土的依赖。摘自钢铁论坛
- 中国对德稀土出口松动
- 广西将新增稀土资源量30万吨、铝土矿6000万吨
- 江苏省3月份稀土生产经营情况
- 稀土行业整合进入关键期
- 内蒙古一季度稀土出口量增价跌
- 龙南开展排查整治稀土开采经营秩序专项行动
- 稀土产业整合将进入关键期
- 稀有金属锗价值堪比稀土
- 一季度稀土出口大增与稀土价格下跌有关
- 今年稀土工作将着重做好四个方面工作
- 稀土价格渐趋理性 企业也应理性对待
- 莱昂斯稀土能否挑战中国稀土地位
- 全球稀土供应格局中 中国稀土比例将减少
- 稀土出口关税政策仍有完善空间
- 稀土新材料企业在政策扶持方面应区别对待
- 稀土出口恢复刺激关停企业复产?
- 广西平南学校旁建稀土池 政府及时关停并致歉
- 日本发现巨量稀土是真是假?
- 日本发现天量稀土意味着什么?
- 稀土整合或已完成 产业“4+1”构架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