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稀土整治将至 稀土资源税恐继续上调


2013-6-6

       2012年10月份,工信部联合多部委对全国稀土主产区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整顿行动,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就在内蒙古等地抽查出违规稀土2万吨,违规企业上百个。而南方稀土整治效果也更为明显。然而这一整治并未使偷采、盗采和非法冶炼加工稀土的企业绝迹,倒是有很多黑稀土企业蔓延到全国各地稀土产区,同时利用稀土发票漏洞,使非法稀土充当正规稀土在市场上挤压正规企业的稀土价格,让很多企业利润大幅下滑。

       虽然当时工信部等整治稀土违规企业的目的是为了规范我国稀土稀土产业合理、健康发展,但是笔者认为这与当时国内几大稀土巨头企业越来越大的压力也有关。因为非法稀土在市场上的价格比较低,不需要缴纳稀土资源税。而正规企业不仅开采成本很高,而且需要缴纳各种税费,市场售价也要高出很多。同时黑稀土企业也通过走私渠道大量出口到日美等国,也导致了正规企业的海外份额被蚕食。严重影响了合法企业的利益和我国稀土产业发展秩序。

       在今年5月中旬,工信部再次召集了国内主要稀土企业和相关部委开了一个关于稀土的会议。据知情人士透露,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仍然是打击违法开采、非法经营的稀土企业。预计方案将会在近期出台。

       会议上有一个问题引起了部委与企业之间的意见分歧:一方面是工信部等希望通过提高稀土资源税。进而更好的保护稀土资源;另一方面是企业认为这将更加直接的损害它们的利益。

       2011年,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就曾下发通知,大幅度的上调了稀土矿原矿资源税税额标准,调整后每吨税额由0.50-3.00元/吨上调至30-60元/吨。不过各地在执行这个税收时却不一致,也导致了各地企业的税负负担也不一样,另外因为黑稀土企业不需要缴纳这部分税收,所以成本要比正规企业低了很多,稀土产品就能以更低的价格在市场上和海外进行销售。这就导致了正规稀土企业去年销量大幅锐减、而成本上升又过快,企业利润下跌均过半。

       所以企业普遍认为,如果不能彻底取缔全国的稀土非法企业、杜绝走私出口等,加税不仅不能保护环境,还可能导致偷采、盗采更为猖獗,环境破坏更为厉害,而正规企业也将无法生存,黑色产业链也会得到更快的壮大。

       从这个层面上来看,笔者也认为工信部联合其他部委盲目加税也是一个不可取,而且比较不符合市场趋势的提议。要知道,当前稀土价格持续下滑,加税之后只能让稀土企业利润更加微薄,而很难对稀土价格上涨提供成本支撑。

       由于稀土专用发票在发行之后并没有实现它的约束功能,反倒成了黑稀土企业“漂白”的手段,所以这次会议对于稀土专用发票如何正规发放也进行了商讨。

       对于非法稀土,要形成长效的监督、查处和打击机制也是关键所在,不能中央意识到问题严重性、企业意识到利润受到巨大侵蚀的时候就去严打严查一番。

       过去两年,非法稀土企业主要存在与偷采、盗采稀土矿及分离方面,而最近一年来,一些非法稀土“深加工”企业也逐渐出现,而这些深加工企业中,仍有很多以偷采和盗采稀土原矿为主,而很少进行稀土深加工,这个也已经引起工信部的重视了。

       如何维护稀土企业的利润、保护自然环境、保护好稀土资源,这些都是政府与企业需要着重商讨和研究的。只有做好彻底取缔国内非法稀土开采、加工企业,创造一个比较良好的稀土生产、加工行业环境,健全稀土产业链,加大稀土深加工方面的研究和高附加值产业链的发展等“内功”,才能在维护我国稀土战略利益,掌握稀土话语权等上面与国外相抗衡。亚洲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