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第一钛科技示范园区将吸引24家钛企业入驻
2013-3-4
提高产业集中度和集群效应一直是我国有色金属和钢铁行业发展的方向,产业集群一方面可以共用基础设施,便于行业节省诸多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使最新技术和研发能得到快速传播和应用。产业集中度的提升,也可以有效控制产能,根据市场变化调整相应的措施,同时能提高资源充分利用率,提升行业的竞争力。近期,陕西宝鸡就凭借拥有国内知名钛行业代表“宝鸡钛业”,建立了一个钛产区,宝鸡市钛产业集群又增添了一支“集团军”。日前,位于高新区八鱼镇姬家殿村的第一钛科技示范园区奠基,该项目建成后,将吸纳24家钛企业入驻,为宝鸡钛业发展壮大再作新贡献。
宝鸡市原有的钛产业发展并没有集群发展,这主要得益于“高铁”的修建,为当地发展集群产业提供了契机。随着宝鸡火车南站片区拆迁工作的深入推进,高新区上百家中小型钛企业不得不为高铁“让路”。为了保障宝鸡市钛产业的健康发展,高新区八鱼镇姬家殿村审时度势,将本村160亩撂荒地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收归村组,村民入股参股,开发建设钛科技示范园区,把需要搬迁的钛企业吸引到园区,支持企业更新装备、开发产品、延伸配套,共同提升钛产业的规模档次,增强发展后劲。
据了解,第一钛科技园实行社区化管理,统一员工宿舍、餐厅、环卫,优化投资环境,此举既能使入驻企业全身心地投入自身发展,也能为当地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及增收机会。该园区计划容纳24家钛企业,目前,已有12家钛企业签约入驻。预计半年后,第一批入驻的钛企业即可投入生产。相信凭借着集群效应,国内钛产业能得到有序、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也能解决像海绵钛行业产能过剩等问题,为钛企业实现效益快速增长提供基础。
- 宝鸡第一钛科技示范园区将吸引24家钛企业入驻
- 攀钢矿研院回收钛铁矿技术获创新奖
- 国内海绵钛价格仍低位运行 期待反弹
- 欧洲海绵钛开始探涨 国内暂稳
- 海绵钛市场近期依然弱势运行
- 朝阳双塔区海绵钛等工业产业集群效应凸显
- 海绵钛行业准入条件今年将制定 对行业规范意义重大
- 攀钢钒钛努力打造“中国第一钛”
- 节前钛市场将整体平稳 海绵钛可能会小幅回升
- 《海绵钛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发布意义重大
- 《海绵钛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国家标准发布
- 遵义钛业仍会择机上市 自身改革是当务之急
- 2012年钛行业产能过剩 价格过低致多家钛企业利润大幅减少
- 云南钛行业协会2013高峰论坛在昆明召开 商讨推动云南钛产业转变
- 2012年12月海绵钛出口大增
- 随着军工和航天器材越来越热 钛材将有很大市场空间
- 钛及钛合金的主要性能
- 遵义钛业上市反思 忽视市场规律盲目扩产海绵钛
- 2012年我国海绵钛产量为109000吨
- 2012年海绵钛产量同比增长较快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