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钛行业准入条件今年将制定 对行业规范意义重大


2013-2-19

      据工信部透露,今年将“研究制定海绵冶炼行业准入条件,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并及时开展企业准入公告管理工作。”海绵钛行业准入条件今年将制定并发布,而在今年初,由遵义钛业发起制定的《海绵钛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也正是发布,并于今年10月1日正式执行。《海绵钛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中也对新加入的海绵钛企业设定了准入值,而且准入值门槛也相对较高。

     海绵钛行业以前并没有准入规范,所以就导致了海绵钛企业进入的无序。并且由于海绵钛行业进入门槛比较低,在过去几年各地海绵钛企业发展很快,而现如今该行业已经是严重的产能过剩,国内企业同质化竞争比较恶劣,而集中度也特别的低。这就导致了海绵钛价格不断走低,国内厂商生存环境更为恶劣。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的多家海绵钛企业减产和停产就可以看出行业的颓势。据亚洲金属网观察,就在最近半年的时间内,四川、甘肃等地也新上马了一些产能比较大的海绵钛项目。

     海绵钛作为生产钛材和钛合金的基础原料,在很多行业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这些行业中对于海绵钛的应用量又比较少,所以年产1万吨就属于产能比较大的海绵钛企业。

     去年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国内经济增速也明显放缓,对海绵钛的需求更加少了,加上海绵钛产品价格持续下滑,国内主要海绵钛企业利润都出现大幅下滑,如宝鸡钛业利润下滑了80%,而遵义钛业利润为负。

     而国内过剩的海绵钛也主要是用于化工领域的产品,对于高精尖的海绵钛产品、钛材和钛合金,国内却发展相对滞后,据亚洲金属网知情人士透露,国内航空和航天领域的海绵钛产品仍然以进口为主。

      海绵钛行业将制定准入规范,对于控制当前过剩的产能,以及提高产业进入门槛,督促海绵钛行业进行产业结构转型将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可以减少低端、同质化的海绵钛项目上马,另一方面还可以引进更多优质海绵钛项目的建设。准入条件的制定预计也将推动现有海绵钛企业进行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低端的海绵钛中小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同时促进大型海绵钛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结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