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钛业应该从上市失败中反思什么
2013-1-21
遵义钛业上市失败近期成为媒体的关注焦点。这不仅与当前海绵钛行业低迷,遵义钛业业绩持续亏损有关,还是因为这是第一个主动撤回IPO项目的国有大型企业,而且为了上市,也成为了申请时间最长的企业。可是最终也是没有上市成功。
很多人关注遵义钛业上市失败,更多关注的并不是这个公司为何会上市失败,查找具体原因,进而提供给更多企业反思和参考,而是把它作为一个奇葩来报道。但是我们作为业内人士,来看遵义钛业上市失败的时候,就需要把更多目投放在它为什么会上市失败,对这个企业的影响如何,以及分析当前整体行业的运行情况,给出更加合理的建议和理由。
从我个人角度来看,遵义钛业上市失败是一件好事,至少是一个好的开始。
我们都知道,遵义钛业是以海绵钛为主要经营业务的。产品的过于单一就会导致企业在海绵钛行情变化较大时,公司利润也出现较大的变化。比如最近几年海绵钛行业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所以遵义钛业的利润也一直下降,这也成了公司上市失败的主要原因。
对于一个经营有色金属的大型公司来说,经营产品过于单一毕竟是不好的。公司经营的风险也是比较大的。海绵钛行业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行业,运行有一定的周期性,所以这类企业的运行也受到这个周期的影响。
为了分担和减少风险,遵义钛业应该反思公司的产品结构,凭借着资源优势和用户优势,加大产品结构创新和应用渠道的开发,这样才能在即使海绵钛行业整体低迷的时候,公司利润也不会出现大幅下降,影响公司整体业绩。
其次,海绵钛行业在我国有了长达十年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在化工领域,我国海绵钛行业的技术更是日臻完善。因为国内海绵钛资源比较丰富,同时企业之间也没有明显的技术门槛,所以导致了我国海绵钛产品在化工领域竞争的白热化,这也是导致最近几年海绵钛价格持续下滑的重要原因。海绵钛价格的下滑也导致了企业的利润大幅走低。
而在航空航天和军事领域,我国海绵钛企业涉入的并不多,这主要是受制于技术的限制。目前我国能在航空航天领域有较多应用的也只有攀钢钒钛。遵义钛业虽然坐拥资源优势,但是过去并没有投入过多资金进行技术创新,没有开拓海绵钛高端应用领域,这就导致了这么大一个企业在一个竞争日益恶劣的领域进行价格战,这并没有什么前途。作为国内实力雄厚的海绵钛企业,应该一直把技术创新和产品结构调整,产品应用领域开拓和研发作为重要的工作来做。
遵义钛业上市失败对于遵义钛业和其他一些大型的海绵钛企业来说,意味着靠过去那种依靠扩张产能进行恶性竞争的策略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社会。如果遵义钛业上市成功的话,可能它还会继续走那种扩张产能的道路,生产更多的低端海绵钛产能,结果导致市场更加无序,竞争更为激烈,利润也会更低,最终损害的不只是股民的利益,还有这个行业的利益。所以,遵义钛业上市失败对于海绵钛行业来说是一种警醒。
再次,遵义钛业作为国有企业来说,管理过于粗放,过度依赖政府进行管控,对于企业来说并不好。我们国家现在已经是市场经济社会,企业应该以取得利润为目标,尤其是在管理方面,不能再沿用过去那种粗放落后的管理方式。现代化的管理注重的是效益。企业应该更多的摆脱对于政府的依赖。遵义钛业在产品行情不理想的时候,应该努力做到节约成本,增加效益,优化公司管理,进行必要的改革和内部优化,只有这样才能走出低迷期,渡过难关。
- 遵义钛业应该从上市失败中反思什么
- “中国钛都”将会花落谁家
- 攀钢成为国内唯一拥有完整钛产业链的企业
- 遵义钛业上市失败源于业务过于单一
- 今年海绵钛最低价格将会出现在上半年
- 海绵钛厂家惜售心态浓厚
- 攀钢钒钛富钛料中试线向连续稳定运行迈出新步伐
- 攀钢海绵钛项目实现全流程贯通
- 遵义钛业无奈成首家撤回IPO公司
- 遵义钛业“主动撤单”实为无奈
- 是什么断了遵义钛业上市梦
- 海绵钛这个冬天还会火吗
- 海绵钛商家面临价格危机
- 海绵钛行情走弱 贸易商报价混乱
- 2012年海绵钛价格震荡较为厉害
- 今年将是海绵钛行业进行转变的一年
- 国内海绵钛企业如何走出低谷
- 海绵钛价格继续走低 商家表示伤不起
- 云冶集团今年实现销售收入270亿元 同比增长35%
- 国内海绵钛行业如何走出产能过剩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