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铜精矿产业面临的问题隐患
发布时间:2010-11-29
根据相关数据,我们了解到铜精矿的现状正处于几个危险的阶段。如果我们不调整好结构,这将给我们铜精矿产业的发展产生根本上的影响,并且将会影响到产业链相关产品的开发和生产。铜精矿紧缺现象也不会得到根本改善。
国内铜冶炼产能无序扩张。2003年以来,在铜价逐步走高和国内旺盛需求的刺激下,国内铜冶炼行业疯狂扩张。但是,中国铜冶炼产能的扩张主要是由小冶炼厂的大量兴建所致,而非大型铜企的规模扩张。
冶炼产能的无序扩张不仅使中国铜冶炼厂争夺铜精矿的竞争加剧,导致矿商竞相压低冶炼费,而且部分投资小、周期短、被政策明令淘汰的落后冶炼产能的上马使环境保护的压力巨大,带来了其他的社会成本。
加工费持续下降,冶炼厂生存堪忧。由于冶炼产能的无序扩张,中国铜精矿紧缺的状况更加明显。目前,中国每年精铜产量已经超过400万吨,但铜精矿年产量只有100万吨,且进一步增长的空间不大,国内大多数的铜冶炼企业只能进口铜精矿,使得中国目前的铜精矿对外依存度在75%以上。
鉴于全球铜矿供应的紧张局面,国际矿商在2006-2007年取消了价格分享条款,使冶炼厂不能通过铜价的上涨获得相应利益,只能依靠加工费获取利润。由于矿商的强势地位,近几年铜冶炼加工费持续降低,今年上半年铜精矿加工费降至46。5美元/4。65美分的低位,预计下半年铜精矿加工费将进一步降至39 美元/3。9美分的历史低位。在铜精矿供应不足、冶炼产能继续扩张的矛盾未解决之前,未来几年铜精矿加工费用仍将维持低位,中国的铜冶炼厂不得不忍受为矿商做"嫁衣"的窘境,生存状况堪忧。
以上,仅仅是铜精矿存在的问题的一个侧面,在其他方面上我们的产业还存在其他问题有待于调整。还是希望我们铜精矿产业的关注者给予指导和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