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分之一的铜精矿内部需求缺口产生的不安定因素
发布时间:2010-12-02
中国铜精矿资源严重紧缺。2002-2009年,中国精铜产量从150万吨扩张到400万吨以上,铜精矿产量缺口增大达300万吨,使得中国铜精矿的对外依存度大大提高。目前,中国铜精矿自给率在23%左右。因此,很有必要从多个方面分析国内铜产业的风险源及其引发的各种风险,以便产业企业"对症下药",使中国的铜产业由被动变为主动。
由于中国处于全球铜产业链的中游和下游,在国际铜价大幅波动的背景下,中国铜产业面临着极大的风险,极易受到生产经营之外各类因素的影响。同样在旺盛的需求下,中国铜冶炼产能疯狂扩张,近5年国内铜冶炼新增产能年均100万吨左右。截至2009年年底,中国铜冶炼产能到达516万吨。整体降低中国铜产业的市场风险还需要提高中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化水平,其中既包括期货市场主体的国际化,也包括期货市场客体的国际化。
铜的需求与工业化进程密切相关。从历史经验看,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进程阶段均有过巨大的铜需求。从全球范围看,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将继续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在中国需求之外,铜资源不丰富且人口众多的印度近几年的精铜消费量和产量均以10%的速度增长,未来铜需求有巨大的增长潜力,可能成为与中国抢夺铜资源的竞争对手。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2009年铜表观消费量达到714万吨,占全球总需求的39%。这与内部供应率的23%,有15%以上的供应缺口。这部分的补充将会稳定我国铜精矿受国际价格波动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