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国内外铜精矿市场的贡献
发布时间:2010-12-08
根据国际铜研究组织的一份研究报告,在2000~2009年的10年间,全球精炼铜消费量增加了20%,而中国之外的消费量则减少了17%(约330万吨)。这一增一减可以看出,铜精矿“中国需求”的强劲意义更显:2009年全球的铜需求量下降了29%,但中国的需求量仍然增长了38%。在中国带动下,全球铜消费在今年呈现正增长趋势。在危机之后,全球铜消费低迷,这将是一针兴奋剂或者说是稳定剂。对市场的平衡又决定性作用
无人否认铜精矿“中国需求”对全球铜市的影响。中国也毫无疑问成为世界第一大铜消费国,2010年将占全球铜消费的近40%。铜精矿的市场不可小视
赵波介绍,在过去10年中铜精矿产能过剩出现在2006年,中国铜冶炼企业加工费为95美元/吨,现货铜加工费最高水平甚至达到175美元/吨。在2006年的谈判中,矿业巨头借势取消了已经存在30年的价格分享条款。随后,加工费一路下滑,中国铜冶炼企业仅在盈亏边缘徘徊,在现货市场最低甚至达到25美元/吨。这样的打击是巨大的,这是原本非常朝阳的铜精矿冶炼市场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这给中国铜精矿加工企业是一个包袱。
在力拓、必和必拓等寡头铜矿巨头的压榨之下,除了具有一定铜精矿自给能力的大型国企,大多中国铜冶炼企业今年都在盈亏边界挣扎。从这方面可以看出,铜精矿的内部消化和供给将是现阶段主要采取的方式。这也与中央提出的扩大内需不谋而合。国内市场巨大,消化潜力也是惊人的。所以我们有必要合理配置国内铜精矿的结构。从而给企业更大的盈利空间。
无人否认铜精矿“中国需求”对全球铜市的影响。中国也毫无疑问成为世界第一大铜消费国,2010年将占全球铜消费的近40%。铜精矿的市场不可小视
赵波介绍,在过去10年中铜精矿产能过剩出现在2006年,中国铜冶炼企业加工费为95美元/吨,现货铜加工费最高水平甚至达到175美元/吨。在2006年的谈判中,矿业巨头借势取消了已经存在30年的价格分享条款。随后,加工费一路下滑,中国铜冶炼企业仅在盈亏边缘徘徊,在现货市场最低甚至达到25美元/吨。这样的打击是巨大的,这是原本非常朝阳的铜精矿冶炼市场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这给中国铜精矿加工企业是一个包袱。
在力拓、必和必拓等寡头铜矿巨头的压榨之下,除了具有一定铜精矿自给能力的大型国企,大多中国铜冶炼企业今年都在盈亏边界挣扎。从这方面可以看出,铜精矿的内部消化和供给将是现阶段主要采取的方式。这也与中央提出的扩大内需不谋而合。国内市场巨大,消化潜力也是惊人的。所以我们有必要合理配置国内铜精矿的结构。从而给企业更大的盈利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