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老总专访>镁价平稳运行助力行业可持续发展
胡雄广
镁价平稳运行助力行业可持续发展
----专访胡雄广
董事长
路飞镁业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路飞镁业科技(安徽)有限公司年产800万件镁铝合金车辆配件项目,围绕原材料、生产、创新三 大板块,凭借先进技术与稳定产能优势,立足长三角“3小时”都市圈,融入水陆空铁立体交通网络,全力打造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千万级镁合金深加工生产及创新基地。项目总投资2亿元,厂房实用面积5万平方米,购置生产设备约340台。包括镁合金熔化炉、压铸机、油压机、CNC加工中心、控车床、多孔钻床、防腐处理龙门生产线、喷粉线、终检打包线等。目前年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计划后续年突破1.5亿元。

亚洲金属网:胡总您好!欢迎做客亚洲金属网专访栏目。请您首先介绍一下路飞镁业科技(安徽)有限公司的基本构成以及主要业务方向。

胡雄广:感谢亚洲金属网的邀请。路飞镁业科技(安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镁合金深加工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部位于全球最大的镁合金生产产业区。目前,公司建有压铸成型制造基地,配备350T至1650T不等系列的压铸设备,专注于结构性零部件的一体化成型。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镁合金电机轮毂、镁合金车架、压铸车架、镁合金轮毂、镁合金压铸件、镁合金铸件、一体式自行车轮毂、电动车轮毂、滑板车车架、儿童车车架以及滑步车车架等,尤其是在共享单车一体轮领域,已成为行业主要供应商之一。为进一步完善产业布局并优化交付效率,公司设立了汽车事业部与两轮出行事业部,通过构建“长三角3小时供应链圈”,并结合ERP等信息化工具,确保为主机厂提供高效准时的交付服务。在制造端,路飞镁业专注于轻量化核心部件的开发与生产,打通“材料—工艺—产品”全链条:一是根据客户使用场景,提供包括Mg-Al-Zn(AM系列)、Mg-RE(耐高温)、Mg-Li(超轻型)等不同牌号的镁合金材料定制方案;二是在高压压铸成型方面,公司具备生产汽车显示屏支架、方向盘、气缸组等轻量化部件的能力,相较传统材料可实现25%-40%的减重效果。在两轮交通工具方面,电动车轮毂、中置电机壳、折叠车架产品相比铝合金平均减重超过33%;工艺方面,则采用高真空压铸技术(孔隙率≤1%)及半固态流变成型技术(表面光洁度Ra0.8)显著提升产品性能。三是在精密机加工与表面处理方面,公司具备五轴联动加工能力,可满足如电机壳体、发动机壳体等复杂曲面的精密加工需求;表面处理方面,微弧氧化技术(硬度≥800HV)及环保钝化处理已通过RoHS认证。四是在联合研发层面,公司为客户提供CAE仿真优化服务,参与其前端设计开发,共同推动镁合金材料在电动车整车结构中的替代应用。
公司图片-亚洲金属
公司图片-亚洲金属

亚洲金属网:近年镁价持续低位震荡,而镁铝之间的价差不断拉大,您认为这对路飞镁业的下游客户需求产生了哪些影响?又如何推动镁的应用与拓展?

胡雄广:对此我认为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概括:成本红利、需求释放以及技术驱动。首先,从成本角度来看,目前镁价处于历史低位,而铝价则因能源成本等因素持续走高,二者价差已具备较高吸引力。对我们下游的客户而言——如电动两轮车、新能源汽车及3C电子等行业,这无疑是一个窗口期,客户得以用更低成本实现更优的减重效果。例如,我们的一家新能源汽车客户反馈称,在原有基础上更换为镁合金材料后,单件成本降低了12%,而减重效果提升了30%,这无疑是推动产业升级的实证。其次,从市场需求来看,过去受制于价格波动,许多企业对镁材持观望态度,而如今巨大的价差推动了镁替代的广泛尝试。我们发现,增量需求主要来自三大市场:两轮车、新能源汽车以及电动工具。其中两轮车市场尤为突出,国家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对整车重量控制在55公斤以内,使轻量化成为硬性指标,“减重一公斤,溢价百元”已经成为行业共识。在此背景下,雅迪等头部品牌与我们合作,将车架和轮毂替换为镁合金,整体减重达8公斤以上,同时成本更低、续航更优。此外,在共享电单车场景中,美团新一代车型使用我司镁合金轮毂后,日均骑行频次提高1.8次,原因就在于车辆搬运更省力。而在高端摩托车领域,春风450CL-C所采用的镁合金发动机罩已成为热门改装件。事实证明,镁合金在两轮市场中的“消费属性”正在逐步释放,其市场潜力不容忽视。第三是技术创新。镁价的低位运行,反而激发了我们与客户间的技术协同。以表面处理为例,传统上镁合金在耐腐蚀方面存在短板,但我们开发的“微弧氧化+纳米涂层”方案,在成本仅增加5%的情况下,使产品寿命延长三倍,客户从原先的观望转为主动追捧。为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路飞镁业联合上游百余家企业成立了“镁合金创新协会”,计划未来三年重点实施三项战略:一是加大研发投入,预计投资10亿元用于镁焊接和回收技术的攻坚;二是构建产业生态,拟联合车企及高校共同制定五项国家级镁合金标准;三是扩大产能,拟在安徽新建全球最大的镁合金压铸一体化生产基地。
公司图片-亚洲金属
公司图片-亚洲金属

亚洲金属网:当前镁合金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壳体、座椅骨架等结构件中的渗透率如何?与铝合金相比,其在减重及成本上的实际表现如何?

胡雄广:电池包壳体的市场容量很大,取决于电池厂商的整体业务布局。例如宁德时代、比亚迪、欣旺达等公司2023年的电池盒业务收入分别达到约30亿元、25亿元和10亿元。2024年,新能源汽车中镁合金的使用量预计可由此前的3~5公斤增长至10公斤左右。目前铝合金及复合材料仍占据电池包壳体材料的大约70%,因此镁合金仍具有较大的渗透空间。从减重效果来看,相同体积下镁合金相较于铝合金可实现25%-35%的减重;虽然单位材料成本更低,但因加工难度相对较高,加工成本略高,总体成本与铝合金相当。
公司图片-亚洲金属
公司图片-亚洲金属

亚洲金属网:关于半固态镁合金在碰撞安全与NVH性能方面的验证,主机厂目前的接受程度如何?贵司在哪些方面已有实质性进展?

胡雄广:半固态镁合金在性能验证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在碰撞安全测试方面,以AZ91D为例,其已通过2024版CNCAP正面40%偏置碰撞测试,比吸能达到35 kJ/kg,优于传统压铸镁合金(25-30 kJ/kg),接近铝合金水平。通过晶粒细化和原位增强相(如Al?Ca)技术,材料的动态抗弯强度提升至220 MPa,已满足电池包防撞梁如蔚来ET5车型的相关需求。在NVH性能方面,由于半固态成型件的孔隙率≤0.5%,其阻尼系数可达0.01-0.015(铝合金为0.002-0.005),在电机悬置支架等部位能有效降低振动噪音3-5 dB。据宝马iX1试验反馈,使用半固态镁合金的仪表盘横梁相比钢制件减重40%,异响问题减少70%。目前,特斯拉与比亚迪已开始在电池包横梁、座椅骨架等非承重结构中试用半固态镁合金,尽管部分承载结构仍处于试验阶段。此外,公司在两轮电动轮毂、汽车内部显示屏支架等产品中已实现小批量应用。
公司图片-亚洲金属
公司图片-亚洲金属

亚洲金属网:针对镁合金易燃、耐腐蚀性差等固有材料缺陷,路飞在表面处理技术上有哪些突破?

胡雄广:为应对镁合金在加工过程中的易燃性,公司通过两方面措施加以解决。一是加工防护,通过在熔炼及压铸过程中引入SF/CO混合惰性气体,阻隔氧气,避免镁液燃烧;切削过程中采用含保护剂的全合成切削液以抑制自燃,并在加工区域设置消防沙进行安全防范。二是合金改性,通过添加Ca、Be、Y、Gd等元素提升燃点,降低氧化活性,从根源上改善其阻燃性。针对腐蚀性问题,公司采用微弧氧化(MAO)技术,在电解液中施加高压,使表面生成由Al?O?与MgO组成的陶瓷化复合膜层,该膜层硬度达800-1500HV,耐盐雾能力可达200-500小时(相比普通镁合金仅24小时)。我司基于等离子体均匀化控制技术,有效突破局部放电问题,形成致密、功能化的纳米级膜层,具备出色的绝缘性、耐磨性、抗高温性和力学冲击能力。此外,微米级盲孔结构有助于后续喷涂处理,冶金型微熔连接确保膜层稳定性与附着力,显著提升镁合金的表面防护性能与产品寿命。
公司图片-亚洲金属
公司图片-亚洲金属

亚洲金属网:请问目前路飞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如何?在“双碳”战略背景下,公司如何提升海外市场份额?

胡雄广:目前,路飞镁业在共享电动车镁合金轮毂领域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30%,并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致力于成为全球共享电动车镁轮毂领域的行业标准制定者与新品开发引领者。
公司图片-亚洲金属
公司图片-亚洲金属

亚洲金属网:在全球镁产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您如何看待路飞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以及中国镁行业的未来发展?

胡雄广: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可以概括为“稳定质量、持续改善”。我始终认为,镁行业的发展不能急于求成,唯有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体系化的品质控制以及与下游客户的深度协同,才能真正赢得市场信任。我们希望通过实践不断验证:镁替代铝不仅在性能上可行,也能为客户带来切实的经济效益。只有如此,镁产业的应用边界才能不断拓展,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公司图片-亚洲金属
公司图片-亚洲金属

亚洲金属网:您如何看待当前的镁锭价格?您认为原料价格处于怎样的区间更有利于行业发展?

胡雄广:镁价的平稳运行是整个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镁锭现金出厂价格维持在16,200至16,500元/吨区间,镁合金价格则在18,000至18,300元/吨间小幅波动。与当前铝价相比,镁材具备明显的成本优势,客户“尝新”的积极性也在上升。通过构建“成本可控、供需匹配、波动适度”的价格机制,既能保障各环节合理利润,也能进一步强化镁材料在轻量化领域的竞争力。未来应从政策支持、技术进步与市场导向等多个维度协同发力,助力镁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亚洲金属网:感谢胡总的深度分享,期待未来路飞镁业继续引领行业发展,取得更大成就。

胡雄广:感谢亚洲金属网的信任与支持,也希望贵网能持续为行业提供精准、权威的信息服务,共同助力中国镁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