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组转身 增速发展
----专访练红梅
总经理
中国有色金属进出口江西有限公司
总经理
中国有色金属进出口江西有限公司
中国有色金属进出口江西有限公司成立于1985年3月,原是中国有色金属进出口总公司设在江西的子公司。2008年9月经整体改制后更名为“中国有色金属进出口江西有限公司”,注册资本8000万,是一家经国家正式批准、注册的,工贸一体、技贸结合的,具有进出口权的省级外贸公司,是省内最早通过了ISO9001(2000版)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外贸企业。目前作为江西钨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员,是集团公司的对外贸易窗口。
亚洲金属网:近期新老江钨重组完成,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贵公司的近况。
练总:实施江西钨及稀有金属产业的重组整合,是江西省委省政府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优化江西钨及稀有金属产业结构布局、做优做强做大江西钨及稀有金属产业的重大战略决策,2016年4月8日,省政府批复并下发《江西钨及稀有金属产业重组整合实施方案》,江钨重组整合正式启动。在开始重组之前,实际上我们是有3个集团主体,其中老江钨体系中有2个,分别为原江钨控股和江钨集团,新江钨层面是江钨有限(2015年5月五矿集团已将所持有股权转让给江西省国资委)。


2017年1月,重组后的新集团公司正式更名为“江西钨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目前新集团旗下有117户全资控股企业,24户参股企业,已形成钨、稀土、钽铌和铜钴镍钼锡四大有色金属产业板块和装备制造、贸易和科研(健康养老服务)三个非金属产业板块相互支撑的产业体系。谈及钨产品,我们的产业链是最为完整的,拥有13家钨矿山企业,5家冶炼企业,2家粉末企业和1家硬质合金、1家硬面材料企业。重组完成后,我们集团的整体实力得到了提升,企业之间的互补性增强。当然对于旗下的企业结构分工,还需要进一步的优化,一些企业需要关停并转清算,一些企业需要重点打造,现在我们就在进行这项工作。
另一方面,今年上半年集团也公开进行了总部机关机构精简重组、合并办公和人员竞聘上岗、分流安置等工作。所有机关干部“全体起立、卧倒重来”,竞聘上岗。整个重组过程平稳有序。集团机关由原先的31个部门精简至16个部门,精减率达50.2%;机关工作人员由原173人精减为86人,减员率达51%。2017年8月,集团本部原江钨控股、江钨有限进出口公司和供销公司整合工作全面启动。竞聘同样“全体起立、卧倒重来”,竞争上岗。通过第三方拟定方案(前一年综合得分,多方面试及笔试三部分)的方式进行竞聘上岗,机构和人员的整合精简幅度也接近50%。其中,重组后的中国有色金属进出口江西有限公司分为四个业务部门和两个综合部门。业务一部主管钨系列产品(钨品及硬质合金),业务二部主管铁合金和小金属,业务三部主管稀土和钽铌,业务四部主管铜钴镍现货及结构性贸易;两个综合部门为:风控及综合商务部和办公室。
亚洲金属网:8月份钨市场价格快速上涨之后,近期国内钨市场价格回调,您对此次盘整有何看法?预计第四季度钨市场或将呈现何种走势?
练总:首先我现在谈论一下8月份的价格上涨,这次价格的快速上扬也算是出乎我们的预料,应该是近10年难得一见的快速拉升。8月份我们集团黑钨精矿65%min的报价是9.15万元/吨,9月份我们的报价提升至12.1万元/吨,月上涨幅度超30%。首先从行业面来看,从去年开始基本金属(例如铜铅锌铝等产品)行情很理想,且这种上涨的势头维持到了今年,那么这种情况对小金属行业也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业内也普遍认为今年行情看小金属了。不出所料,今年上半年小金属的行情不错,这也算是一种情绪的传递。
再者从资金面来看,基于这种积极的情绪,今年很多游离资金也青睐战略金属,市场资金流入量增大。
第三钨的供需面。供应端,库存方面,2013年下半年钨市场价格高位回落,连续盘整了4年,期间也是一直在去库存,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企业都将持有的库存向市场出售或自己消化,国外的大型企业也同样在消化前期高价库存,到2017年社会库存有明显的下降;生产方面,环保政策持续加码,对于不合规的矿山和冶炼厂也进行了停减产等相应的措施,对产量造成了一定影响;另一部分私人矿山因近几年市场价格低迷,且成本高企,他们无利可图,难以复产,这部分产能下降较多;再者现在大型钨矿资源基本都集中在几大集团手中,现货市场能够采购到的钨资源不多。需求端,现在欧美的经济在复苏,从今年上半年中国出口数据也能发现明显提升,钨品较去年上涨47%,达到了2007年的水平,同时也能感觉到部分海外消费商有适当建库存的心理。据我们了解,当前多数国内硬质合金厂已经排单至11月份,说明国内的需求也是不错的,并且上半年一些大型钨企亦增多现货市场采购量。基于以上种种原因,8月份钨市场价格爆发,加上价格攀升过程中,一些私人企业的收货行为,不断助涨钨市场价格。
前几年钨精矿市场价格在5-6万元/吨,但我们矿山开采成本都有8-9万元/吨,市场价格远低于我们的成本,更不用说钨本身的价值,价格回归到11-12万元/吨,我认为这是钨市场价格的合理回归。从9月份开始,市场价格有些回调,但这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毕竟在短期内价格攀升过快,适当盘整也能保证市场健康发展。截止到9月下旬,黑钨精矿65%min价格下滑至11.3-11.5万元/吨,较最高点价格回落幅度约5-6%,与涨幅近40%相比,盘整幅度也属于正常范围。
对于第四季度,我们认为行情还是稳中向好。尤其是盘整之后,业内陆续接受这个价格,贸易商也在观望新一轮补货时机;而且在这轮上涨过程中,国外客户采购较少,不接受高价,尤其当APT涨到18万元/吨以上的时候,国外订单明显偏少。所以价格回调过后,海外消费商也或将慢慢恢复询盘采购,第四季度价格或稳中向好,钨精矿市场价格有望在11.5-13.0万元/吨之间波动。
亚洲金属网:近期汇率波动频繁,现货流通有限,贵司APT和钨铁出口较去年同期相比增减情况如何呢?
练总:上半年,人民币一直处在升值通道当中,对出口较为不利,但因钨品本身价格的上涨,部分冲抵了汇率的影响;当然现在汇率正在回落,对后期的出口有积极影响。就我们公司来说,APT环比增长约40%,钨铁较去年同期上涨约23%,去年1-7月份钨铁出口量约895吨,今年1-7月份出口量约1,103吨。我们公司今年1-7月份各种钨产品包含硬质合金出口总量突破2,000吨,可以说上半年中国出口数据的增长也在我们企业中得到了体现。
亚洲金属网:当前全球钨铁产量有限,您对今年钨铁全球市场发展怎么看?
练总:自2002年我们开始钨铁生产,至今也有15年了,对市场也较熟悉。我们认为钨铁的竞争点是对原料依赖性很大,所以只有原料供应稳定的企业才能在钨铁市场站住脚。在我们建立工厂之前,钨铁主要来源于峨铁和吉铁,当时主要是我们江钨集团在给他们供应钨精矿;后来我们自己建厂生产钨铁,给他们原料供应减少,加之他们能从江钨之外拿到的优质钨精矿数量也不多,所以这也是后期吉铁和峨铁相继退出钨铁市场的原因之一。故从中不难看出,没有稳定足量的原料,钨铁厂很难正常运营下去;时至今日,同样的道理,现货市场优质黑钨精矿量越来越少,私人生产商因高品位钨精矿回报率较低,很少将矿加工至65%min,多数都加工到50%左右。但生产高品质钨铁必须要保证一定比例的高品位黑钨精矿,所以黑钨精矿的可获得性决定了海内外企业在钨铁行业里的地位。我们江钨集团在钨铁行业屹立多年的主要原因就是我们旗下自有13座矿山,其中有7-8家都生产黑钨精矿,能保证稳定的原料供应。
俄罗斯主要是两家钨铁生产商,他们也是依托本国矿产资源及废料进行生产加工。去年,他们从政府库存中获得了一批低价钨精矿,在欧洲市场上以低于正常价格水平、甚至低于正常生产成本的价格出货,对我们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今年随着低价库存的逐步消化完毕,加之钨市场价格上涨,且APT等产品的需求增长,俄罗斯钨铁生产商再也难以低价采购到足量的高品质钨精矿,所以今年他们的价格优势不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