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碳减排”对预焙阳极行业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专访门勇
总经理
济宁碳素集团济宁济碳进出口有限公司
总经理
济宁碳素集团济宁济碳进出口有限公司
济宁碳素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87年,集团占地面积1300余亩,总资产45亿元,员工2200余人。主导产品铝用预焙阳极产能30万吨,产品出口到美国、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集团主导和参与起草预焙阳极和炭材料国家标准、国际标准41项,获得国家专利75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取得各类创新成果500余项。国内首创低消耗预焙阳极产品,生产每吨铝可降低碳耗15千克以上,吨铝节约生产成本50元以上。
亚洲金属网:门总好,感谢参与本次电话专访。首先请简单介绍一下贵公司主营业务。
门总:我们公司成立于1987年,预焙阳极年产能30万吨,煤焦油加工能力50万吨/年,每年可以生产20万吨左右煤沥青。公司自2000年开始预焙阳极出口。


亚洲金属网:今年年初以来,中国国内预焙阳极价格及出口价格持续上升,您认为主要因素有哪些?今年下半年是否会持续?
门总:首先是需求旺盛,电解铝厂家利润丰厚,维持高开工率;其次,石油焦价格持续攀升,带动阳极价格上涨。下半年,我认为预焙阳极价格会稳中有升,因为随着“碳达峰”政策的出台,国内石油焦冶炼厂将减少原油进口,这会造成石油焦产量下滑,价格上涨。另外,海外需求增强,欧洲今年关停了22万吨的阳极产能,对中国的阳极需求增加,中东地区需求也有增加。

亚洲金属网:自去年开始国内部分电解铝项目迁移至云南地区,山东部分电解铝项目也转向云南地区。这对国内预焙阳极供应格局会带来哪些影响?
门总:随着魏桥铝业部分电解铝产能向云南转移,该公司在山东当地的采购需求减弱。到目前为止,山东省以外的阳极生产商已经停止向魏桥铝业供货,例如河南及河北生产商已经不往山东供货。如果电解铝产能继续外迁,山东省本地的阳极生产商也将受到影响,尤其是距离魏桥铝业较远的生产商。另外,随着电解铝产能外迁,山东省内阳极生产商也在考虑向云南地区转移阳极项目,目前还在考察阶段。
亚洲金属网:近期,国家提出“碳中和”“碳达峰”总体要求,国内部分电解铝厂已经减产,预焙阳极生产商是否也会随之减产?作为国内最大的预焙阳极生产基地,山东面临哪些考验和机遇?
门总:“碳中和”“碳达峰”是中国的一项重要国策,高耗能产业产能将会削减,如果电解铝生产商减产,阳极厂也会随着减产,同时阳极厂产能也会受到限制。但是对山东省来说,该政策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小型的生产商将面临关停,但是规模大的生产商将得到发展,因为他们在环保投资方面做得到位,能够达到碳排放要求,同时能够满足海外消费商品质需求。


亚洲金属网:今年中国预焙阳极出口情况如何?作为山东省主要的预焙阳极出口商之一,济宁碳素集团今年上半年的出口成绩如何?新冠疫情及海运费大幅上涨给阳极出口带来巨大挑战,贵公司是如何应对的?
门总:今年上半年中国预焙阳极出口量达80万吨左右,全年出口量预计将达170万吨左右,其中大概80%左右来自山东省。今年上半年我们公司出口了72,000吨左右,同比增幅达26%左右,主要出口至欧洲、美洲和东南亚。今年全年我们计划出口量达到18万吨左右,比去年增加40-50%,占我们全部产量的60%以上,去年仅为40%左右。我们出口成交主要以离岸价格结算,所以海运费大幅上涨对我们没有影响,但是由于新冠疫情扩散,出口集装箱压港现象严重,集装箱供应紧张。
亚洲金属网:山东省预焙阳极出口的主要优势是什么?
门总:第一,质量好,能够达到国外客户的严格需求,例如硫含量及微量元素的控制,硫含量可控制在2.3%以内,五氧化二钒控制在200ppm以内;第二,物流优势,山东距离天津、青岛和连云港等港口距离比较近,运输方便,节约了运输成本;第三,出口产业集群优势,目前国内共有5家阳极出口生产商,其中4家来自山东省。

